今年9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3周年。首部全面、权威地解读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记录“一带一路”建设成果的6集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目前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科教频道等多个频道陆续播出。
权威解读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据该片总导演李亚玮介绍,几年来,有关“一带一路”的纪录片不少,但大多只涉及“一带”或者“一路”,而《一带一路》兼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将其作为主线,以“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为主要内容。它由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重点立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录片重点扶持项目全力支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指导,中央电视台全力打造,从相关政策解读、内容布局和数据的运用等方面都力求别具一格。
全片共分6集,分别是《共同命运》《互通之路》《光明纽带》《财富通途》《金融互联》和《筑梦丝路》。从“丝绸之路”的历史到欧亚大陆政治经济格局的现状,从“丝绸之路”的内涵外延变化到当今世界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到“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该片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多个层面上,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及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潜力与前景。
记录60多个普通人的故事
李亚玮介绍,摄制组历时1年,累计行程20万公里,跨越亚、非、欧、美四大洲,在“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深度拍摄,涉及巴基斯坦卡西姆电站、斯里兰卡科伦坡南港、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肯尼亚蒙内铁路等几十项重点合作项目,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古城、埃及亚历山大港、西班牙足球学校等社会经济、历史人文内容,反映了中国与沿线国家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经贸金融产业合作、增进人文交流、生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进展。同时,摄制组记录了国内外60多个普通人物与“一带一路”的故事,以小故事阐述大战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具体的事例,多层面、多角度展示与印证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携手合作的努力成果以及人文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该片也采访了50余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政要及各界人士代表,如俄罗斯总统普京,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金特等。他们分别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角度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作出了积极评价。
史料运用和文献实证有突破
李亚玮介绍,这部纪录片不仅在中国国内播出,还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际主流媒体播出。因此,主创们在拍摄制作时特别注重借鉴国际通行历史类纪录片的讲述方式,更加注重史料的运用和文献实证,在这方面做了尝试、取得了突破。